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海信收购东芝,日本品牌正在大溃退?

时间:2023-05-17 15:22:34 | 浏览:339

经济观察报 种昂/文又一个日本家电巨头倒下了。继三洋、夏普卖身之后,2017年11月14日,日本东芝株式会社为了免遭退市被迫出售拥有百年历史的电视业务。是的,中国海信集团仅以129亿日元的价格就收购了东芝电视的一揽子业务和全球范围内40年的

经济观察报 种昂/文

又一个日本家电巨头倒下了。

继三洋、夏普卖身之后,2017年11月14日,日本东芝株式会社为了免遭退市被迫出售拥有百年历史的电视业务。是的,中国海信集团仅以129亿日元的价格就收购了东芝电视的一揽子业务和全球范围内40年的品牌授权。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曾被称为“电视王国”,涌现了东芝、三洋、日立、夏普等一批全球知名的家电企业。拥有142年历史的东芝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曾是第一家把彩色电视商品化工厂、也是产出全球首款裸眼3D电视的企业;东芝品牌曾在中国大地家喻户晓,立下年销量1800万台液晶电视的宏愿。

可如今,这位昔日的家电巨人却深陷经营危机、连年亏损,被迫匆忙中变卖资产,以免遭退市危机。这也是东芝最后一块传统家电业务。这笔交易能否最终使东芝免遭厄运尚不得而知,但对于迅速崛起的中国海信来说,通过品牌、技术、生产队协同大大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

这一震惊业界的并购呈现出明显的全球产业梯次大迁徙的态势。一方面利润最低的加工制造环节正从中国外移,向东南亚、非洲等“成本洼地”搬迁,一方面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进入到更高层面,开始争夺全球市场、树立自由品牌。

电视业务卖身

半个月前,东芝社长纲川智刚刚在股东会上含泪就出售半导体资产向股东鞠躬、“真诚”道歉;半个月后,当他再次签下令人心寒的合约,将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东芝电视业务出售给中国海信集团时,不知心情如何。

2017年11月14日,海信电器(600060)与东芝株式会社在东京联合宣布:东芝将旗下映像解决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以下简称“TVS”)股权的95%正式转让给海信电器,其余5%股权仍由东芝保留。

根据双方签署的转让协议,海信电器(600060)为这笔交易将支付自有资金129.16亿日元(约人民币7.98亿元)。转让完成后,海信电器将享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并拥有东芝电视全球40年品牌授权(暂时不含欧洲、东南亚等地区)。

东芝涉足电视业务要从百年前说起。早在1927年,东芝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显示电视画面的一级摄像管;1960年,东芝成为了日本第一家把彩色电视商品化的厂家,2010年东芝生产出了全球首款裸眼3D电视。从模拟时代到显像管时代,再到液晶时代,拥有142年历史的东芝在显示技术领域引领了日本乃至世界科技潮流。一百年间,电视都是东芝绝对的支柱产业,造就其昔日的辉煌。“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让全球许多消费者至今耳熟能详。

直到2010年,如日中天的东芝还立下了“2011年度全球售出1800万台液晶电视”的宏伟目标。然而,就在这一年3月震惊全球的福岛核事故成为了东芝盈亏的分水岭。

整个东芝集团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重创。

原来,2006年2月东芝以54亿美元接近3倍是溢价收购了美国西屋电气,开始涉足核电领域。可2011年突然爆发的福岛核泄露事件使核电产业瞬间速冻,日本政府当即关停所有的核电站,全球也迎来了一轮核电站关闭潮。东芝巨资押注的核能业务遭到重创。

受核电业务拖累,2015 年东芝爆出亏损44亿美元,为有史以来最大亏损;2016年,西屋电气的巨额亏损又让东芝当年的商誉减损规模高达61亿美元,直接导致东芝2016年资不抵债额高达5529亿日元。近日日本东芝公开表示,2018年三月底结束的2017财年内,公司将净亏损大约10亿美元。这意味着,如果2017财年不能扭亏,东芝就有退市之虞。

为了免遭厄运,刚刚上任一年的东芝社长纲川智不得不变卖资产,以改善财务报表。作为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东芝被迫以180亿美元将其宝贵的半导体芯片业务出售给一个由美国贝恩资本牵头的国际财团。

但是,东芝半导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达20%,受日本及国际《反垄断法》审查的影响,市场普遍认为出售根本无法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赶不上东京证交所强制东芝退市的最后期限。要想自救,东芝必须尽快抛售其他资产。万般无奈之下,百年历史的电视业务成为东芝断臂自救的手段。

2017年4月,媒体接连爆出东芝与中国海信、土耳其Vestel等就出售电视业务进行密谈。从那时起,谈判桌上的东芝就陷入了两难的困境——既受时限所迫、急于出手,又怕售价过低、无法抵偿亏损。这势必被谈判对手利用,以时间来换取更优惠的条件。

最终,11月14日海信以支付自有资金129.16亿日元的对价夺下东芝电视业务。根据当日海信电器(600060)公告显示,“交割日预计最早为2018年2月28日”。恰恰在东京证交所强制东芝退市的最后期限之内。

岌岌可危的东芝果真能在最后关头摆脱退市的厄运么?

产业梯次大迁徙

无论是对于急于自救的日本东芝,还是飞速崛起中的中国海信来说,或许今天这笔交易都是一个“最佳选择”。

一方面,近年来东芝的电视业务在急剧萎缩。早在2015年,东芝电视就纷纷关闭了海外制造工厂,大幅度裁撤员工,将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商标权(到期日分别为2019-2021年不等)出售,上演了一幕国际大撤退。相比于鼎盛时期上千万台销量,2016财年TVS公司营业收入仅有27.0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5.68亿元人民币,缩水了数十倍。

东芝方面坦言,“东芝难以单独投入更多资源,也难以维持其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为提高TVS的竞争力和企业价值,促进映像业务的持续发展,东芝认为,最佳选择就是携手拥有卓越经营能力和雄厚资源的海信。”

另一方面,对于海信而言,正如海信集团总裁、海信电器董事长刘洪新所说,“收购后,海信将整合双方研发、供应链和全球渠道资源,快速提升市场规模,大大加快国际化进程。”

根据海信电器并购东芝的商业计划,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公司在电视业务的研发、品牌和营销的全球布局,通过整合双方的研发、供应链和全球渠道资源,并在显示技术上相互取长、相互借力,全面提升公司的全球影响力与综合竞争力。

对于两大品牌的协同效应如何发挥,海信电器这样说道,东芝电视在图像处理、画质芯片、音响等方面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海信电视在智能化技术及内容运营服务、以及激光电视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双方可互相补充提升。同时,海信拥有采购和制造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收购后通过与东芝电视共享供应链资源,可以提高东芝电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中国企业从国内向全球化发展,不是单一要素所能实现的,必须完成生产制造、品牌市场和技术研发三大体系的整体布局。”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指出,一个企业全球化布局须要统盘运筹,在哪个国家建厂、覆盖哪些区域市场,每一个工厂由怎样的专利技术、研发团队支撑,手中多个品牌如何合理的利用。他认为,海信并购东芝电视同样也应是基于三大要素而做出的综合考量。

比如,东芝拥有OLED技术,而海信一直倡导ULED技术路径,并购将使海信同时握有两种不同液晶技术,技术研发更加平衡;此前海信获得了夏普在北美市场5年的品牌授权,眼看着2020年即将到期,东芝品牌也可作为及时的替补;根据IHS的数据,2016年东芝电视在日本市场的销量排名第三,交易完成后海信与东芝两个品牌的累计市场份额超过了20%……

从2015年开始,海信国际化战略全面提速,在并购夏普北美业务、赞助欧洲杯等一系列举措后,海信电视市场占有率已稳居全球前三,仅次于三星、LG。随着夏普卖身、松下隐退、日立势微、东芝出售,彩电业中日韩这场“三国杀”在日系企业大溃退下演变成中韩之间的角逐。

“从并购中,全球家电业呈现出清晰的梯次大转移态势。”中国家电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吴咸建指出,过去产业链分工是中国企业制造、日韩掌控品牌与市场,欧美巨头掌控核心科技。如今,一方面利润最低的加工制造环节从中国外迁,向东南亚、非洲等“成本洼地”迁徙,一方面中国企业崛起,通过并购进入到更高层面,开始争夺全球市场、树立自有品牌。

并购当日,根据东芝公布的中期规划,东芝将能源、电子元器件、ICT(信息和通信技术)解决方案、社会基础建设作为重点业务领域,并为此集中投入经营资源。

吴咸建认为,尽管日本企业在“TO C”的整机消费领域出现大溃退,但也要看到日系企业纷纷转向上游“TO B”环节、专攻核心部件的技术研发,占据了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崛起中的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体系还与之有着很大的差距。

相关资讯

海信收购东芝,日本品牌正在大溃退?

经济观察报 种昂/文又一个日本家电巨头倒下了。继三洋、夏普卖身之后,2017年11月14日,日本东芝株式会社为了免遭退市被迫出售拥有百年历史的电视业务。是的,中国海信集团仅以129亿日元的价格就收购了东芝电视的一揽子业务和全球范围内40年的

百年东芝终须一别:东芝再见,海信你好

东芝制造了亚洲第一台彩色电视50年前的1965年,当第一台电视从深谷工厂生产下线时标志着日本乃至是全亚洲终于可以制造出彩色电视,而这台电视背后的则是一个至今依然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东芝。诞生于1875年的东芝距今已有146年的历史。由东京电

再见,日本东芝!加油,中国海信!

注意了!在中国网官微后台回复相关关键词:“中美”、“访越”、“特朗普”…可以看到更多内容!“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东芝电视这一广告词曾风靡中国,至今很多人仍耳熟能详。但从今以后,这个全球著名的日本电视品牌已沦为中国

国是访问丨东芝(中国)董事长:东芝还是那个东芝吗?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文/庞无忌过去几十年,中国制造的崛起对国际老牌制造业的“工匠神话”发起挑战,不过,“老店”也在不断加快脚步。作为日本制造的代表之一,东芝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调整正是这一时代变化的缩影。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东芝一

老牌日本家电巨头东芝败走中国!东芝大连工厂将解散,前员工:诧异又心痛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郑栩彤继2013年东芝大连液晶工厂关闭后,东芝大连有限公司(下称“东芝大连”)也即将撤出中国。9月11日,时代周报记者从多名东芝大连员工处了解到,该工厂目前正面临清算,9月末将停止生产,当前部分员工已不再上班。“我

当年日本发生的东芝事件究竟怎么回事?为何美国要打压东芝集团?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这两天最引人注目的新闻,莫过于晚舟女士的回国了,不单咱们中国人,看到这样的新闻欢欣鼓舞,甚至很多朋友们热泪盈眶,外国的很多朋友们,也为这条新闻所感动,因为毕竟过去几十年天下苦美久矣。不光咱们中国这样,跟美国还是对手的

东芝作为曾经的外资“高档”品牌,被海信收购之后属于什么档次?

东芝这个品牌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作为老牌日系家电企业其产品给消费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CRT时代推出的“火箭炮音响电视”更是惊艳了当时的彩电市场,买过这台电视的网友表示:“一台电视用了大概20年,确实是值了”,同时这也说明了东芝电

电视选TCL还是海信,TCL的QLED原色量子点和海信的ULED哪个好

TCL电视2022年市场份额已经跃到全球第2了,海信第4。TCL和海信在电视领域之争很多人用空调领域的格力和美的类比,其实我比较愿意拿索尼和夏普,对比TCL和海信。TCL在硬件方面投入较多,有自己的面板产线,是全球最早发布且最先实现量产Mi

tcl和海信电视哪个好?tcl和海信哪个更耐用?

智能液晶电视领域竞争可谓相当激烈,品牌多且产品丰富,想要选择一款心仪的产品相当耗时费脑。当下要说口碑与质量不错的品牌,tcl和海信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么,tcl和海信电视哪个好?tcl和海信哪个更耐用?先看下智能电视排行榜数据:整体排名海信更

解密百年东芝官商勾结丑闻:日本首相、特斯拉董事被卷入漩涡!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拒不道歉

百年东芝,丑闻不断。上周,一份139页的报告再次把东芝置于丑闻旋涡。这一次,东芝还把日本权势部门经济产业省、特斯拉董事、甚至是现任日本首相菅义伟一同拉下了水。官商勾结时钟还要拨回到去年的东芝年度股东大会。在2020年7月的股东大会上,东芝外

日本东芝公司即将退市?已接受日本国内投资基金提出的收购方案

重播

被海信收购1年后,东芝扭亏为盈,此前连亏8年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4月29日晚,海信视像(原海信电器,600060.SH)披露2019年年报。年报显示,去年海信视像实现营收341.05亿元,同比下滑2.91%;实现归母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41.71%。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已连

东芝电视“一女多嫁”,海信收购后仍有难题

收购东芝电视有助于加速海信的国际化进程,但东芝在全球复杂的授权和合作关系,让海信还需要更多时间去“消化”这次收购的成果。《财经》特约撰稿人 吴杨盈荟/文 余乐/编辑广告里那个“新一代的东芝”不再属于“Toshiba”。负债高企的东芝集团为避

147年日本国民品牌一拆为二,东芝显露“日薄西山”疲态?

147年日本国民品牌——东芝公司,于2月7日宣布事业重整计划,与此前的一拆为三不同,最后尘埃落定的是一拆为二。自2015年东芝通过西屋电气收购美国CB&I公司的核电业务子公司埋下祸根,这几年来,这家百年老店连遭财务造假、负债高企、日本大地震

买下东芝白电5年后,美的如何经营这个日本品牌?

记者 | 徐诗琪编辑 | 自2016年收购东芝白电业务后,美的集团拿下了这家百年日企的部分技术,并顺利进入了难以攻克的日本市场。在国内市场,东芝白电主要销售冰箱与洗衣机。但在被国产品牌霸占中国家电市场,如何经营好一个合资品牌,成了美的面临的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法国旅游网崇左新闻资讯网龟峰山旅游攻略喜茶会员日上海高端交友网猫屎咖啡品鉴网百事可口可乐股票网欢乐谷游玩攻略网云上黄石新闻网游泳运动网短视频电商创业网社区团购网考研信息网戴森吹风机评测网九鼎山旅游攻略
海信电视评测网-作为全球首款8K激光电视,海信激光电视LX标志着海信已拥有8K激光显示产品从概念到量产的能力,引领激光电视进入百吋8K时代,也意味着在全球激光显示领域,中国品牌再次走在了前列。海信LED液晶电视和高端智能3D电视继续保持了2010年的强势扩张态势,受到消费者普遍青睐,成交量不断攀升。
海信电视评测网 liuxuela.cn ©2022-2028版权所有